DB3311∕T 288-2024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丽水市)

ID

BD6520C595EC485595C59E435256D166

文件大小(MB)

0.38

页数:

11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0/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40,CCS B 64 DB3311,浙江省丽水市地方标准,DB3311/T 288—2024,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2024-06-25 发布2024-07-25 实施,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311/T 288—2024,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1,4 改造方式 1,5 施肥.3,6 病虫害防治.3,7 档案建立 4,附录A(资料性)油茶低产林类型及改造方式.5,附录B(资料性)截干示意图.6,附录C(资料性)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7,DB3311/T 288—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丽水市林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缙云县林业技术推广站、丽水市林业技,术推广总站、青田县林业局,本文件起草人:叶淑媛、姚小华、田苏奎、王开良、陈世通、王毅、杨艺薇、陶宇慧、朱志军、曹,永庆,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3311/T 288—2024,1,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油茶(Camellia oleifera)低产林改造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改造类型、截干复壮、高接,换冠、更新改造、抚育改造、病虫害防治及档案建立,本文件适用于油茶低产林技术改造,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LY/T 3355—2023 油茶,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DB33/T 525 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油茶低产林,单位面积年产油量在112.5kg/hm2及以下的油茶成林,[修改:LY/T 3355-2023,3.12],4 改造方式,4.1 方式确定,根据林分低产程度划分为I类低产林、Ⅱ类低产林、Ⅲ类低产林、IV类低产林,结合每种低产林类型,确定改造方式,见附录A,4.2 抚育改造,4.2.1 改造对象,品种使用与配置基本合理,密度不合理、管理措施不到位的油茶低产林,4.2.2 林地清理,DB3311/T 288—2024,2,彻底清除油茶林内杂草、灌木及高大乔木,挖除老、劣及病株,改善林内通风透光条件,4.2.3 密度调整,保持每亩(667㎡)56株~74株,株行距宜在4.0 m×(3.0 m ~4.0 m),4.2.4 垦覆,4.2.4.1 隔年垦覆一次,宜在6 月~7 月或10 月~11 月进行,6 月~7 月浅挖10 cm~20 cm,10 月~,11 月深挖20 cm~30 cm;冠外深挖,冠内浅挖;熟山浅挖,荒山深挖,4.2.4.2 坡度15°以下缓坡地或水平阶内进行全垦;坡度15°~25°的山地,宜环山带状轮流垦覆,带,宽0.8 m~1.5 m,草带宽3.0 m~5.0 m;坡度25°以上的陡坡林地,采用穴垦,4.2.5 整形修剪,按DB33/T 525的规定执行,4.3 高接换冠,4.3.1 改造对象,品种与配置不当,植株长势良好,林分处于中壮林的油茶低产林,4.3.2 时间,宜在5 月上旬~6 月上旬的阴天或晴天进行,4.3.3 接穗采集,选择长林系列主栽良种树冠上部外围当年生健壮、无病虫害、芽眼饱满的春梢,并作好穗条保湿处,理,4.3.4 高接方法,按LY /T 3355-2023中8.2的规定执行,4.3.5 接后管理,按LY /T 3355-2023 中8.2 的规定执行,4.4 截干复壮,4.4.1 改造对象,品种与配置基本合理,树势衰弱,不具备抚育改造和高接换冠条件的油茶低产林,4.4.2 截干时间,11月下旬~翌年2月下旬,4.4.3 截干高度,DB3311/T 288—2024,3,离地面80 cm~100 cm的树干处锯断,截口处保持平整光滑且与分枝角度一致,无开裂、撕皮及直,接折断枝梢,截口涂抹伤口保护剂。示意图见附录B,4.4.4 树形调整,选择3个~4个截干骨干枝,主干与侧枝、侧枝间均保持合理的角度,不重叠不交叉,4.4.5 留株密度,去除弱小树、病虫树、枯死树,保持每亩(667㎡)56株~74株,株行距宜在4.0 m×(3.0m ~4.0m),4.4.6 截干方式,4.4.6.1 全面截干,按4.4.3要求对留株一次性截干,4.4.6.2 分步截干,按4.4.3要求隔行或隔株截干,2~3年后,待树冠形成后,对剩余的油茶树截干,4.4.7 树冠培育,加强抚育管理,待春梢萌发至5 cm~6 cm时,选留3个~5个截口边生长旺盛、角度和层次分布较好,的萌条培养为主枝,抹去其余枝条,4.5 更新改造,4.5.1 改造对象,树势衰老、林相残败,品种杂乱,不具备抚育改造、截干复壮及高接换冠条件的油茶低产林,4.5.2 时间,宜选在冬末至春初,裸根苗宜在当年11月至翌年2月种植,容器苗造林可适当放宽时间,4.5.3 方法,根据品种及生长势情况,分别采用全面更新改造与分步更新改造。按LY/T 3355-2023中8.3.3全面更,新和8.3.2带状更新方法执行,5 施肥,全面截干、全面更新及分步更新幼树施肥按幼林施肥,分步截干及分步更新大树按照成林施肥。幼,林、成林施肥方法按照DB33/T……

……